Wednesday, May 15, 2013

When the Road Meets the Sky


总是在迷乱的时候回到这里。
我徘徊了几天,乐得享受没有课业压力的日子。
噢忘了跟大家说,我从大学先修班 (Matrikulasi) 毕业了 :)




其实想说的重点不是这些,想说关于我那小小的梦想。

从小一直都有想出国念书的梦,想去看看马来西亚以外的天空,想在不同的学习制度下呼吸。我本来就有点自命不凡,再加上一路走来都挺顺利,我坚信总有一天我会离开这个国家,出去闯一闯,再回来。

这个念头一直伴随着我,到中五。
家境从我中二、三开始出了问题,如果之前有读过我的博文的你们,想必也知道是因为我爸的健康出了状况,不适合工作,家里的唯一经济来源就是来自我妈。
妈妈在小学执教多年,是政府工作人员没错,福利佳假期多,可薪水方面要养活一家五口,在大城市里生活,不是件简单的事。
单单弟弟一个月的补习费,每个月逼近三百五十或以上,其中还不包括家里的水电费、弟弟的零用钱。
所以妈妈每天都额外教补习,忙忙碌碌过一天。




去年的今天,知道我拿到 Matrikulasi 的offer时,最开心的,无非就是我妈。
Matrikulasi 啊,算是进本地大学的通车票,每个月政府还会给 RM250 的津贴,待遇都比读中六好。
不但可以把我赶到远远的(吉打州),省掉家里的米,少一个人的开销 *笑*

于是我点头答应了,放弃了握在手中的几份奖学金(商科的,那时候执意不再读理科,哪里知道去到了Matriks还是死死粘着了),也放弃了中六,跑到了五百多公里以外的“鸟不生蛋”的 Changlun 读书。
说我没有犹豫是假的。
拿到 SPM 成绩以后,面对政府不再提供 JPA 奖学金这事实,我是心有不甘的;
申请国外奖学金,无缘,我接受了;
念大学先修班,等于剥夺我出国念大学的机会,我不说话了。
所以重点是,我很不甘愿地去了那里。




在那里,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
依稀记得有少数国外大学接受 Matriks资格这件事,却也潜意识地不去提这件事。
毕竟,就算是本地人都知道 Matriks 的程度不及中六、A-level、International Baccalaurette的水准,CGPA 4.0 只要努力一番也是垂手可得,相比其他的 Pre-U Programmes,Matriks 不算什么。
我为自己一点也不感兴趣的未来奋斗,我没有远大志愿,我跟这里大部分的人不一样,我不要做医生牙医律师。
你问我要念什么吗,以后要成为什么吗,坦白说,我把志愿大学填了后,我每天还是在怀疑我是基于什么做了那些选择。









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二月份回家过新年的时候上网,误打误撞就撞到了 UCAS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dmission Service) 的网站,要申请英国大学一般上都得经过这个程序的。
发现自己已经过了原定的 Closing Date,心沉了。
仔细读一读,又发现到原来就算是过了 closing date 还是可以申请的,只是在选科方面会比较有限制。譬如说,医科、法律,都是门槛外的事。对我都没有影响不是,呵呵,所以我就只管冲了。
程序不如想象中简单,除了要缴交英币 28(马币大概100 出),还要撰写 Personal Statement,找讲师做我的 Referee,写 Reference Letter,从办公室进进出出的,文章改了又改。
我告诉自己,决定了就要豁出去了!









陆陆续续也收到了各大学的回函,而且都是正面的,上天眷顾 :)
大学我列了那些有在 JPA PILN 名单里的 Top 50,又有接受 Matriks 资格的,包括了: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Kings College London, University of Bristol,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niversity of Reading。
前三都有收到回应了,仅剩其余两个。
科系呢,我选了 Cognitive Neuroscience、Psychology、还有 Nutrition。
其中Nutrition 还得面试(Skype 的海外面试,超棒的体验!)
过关斩将,我每天最兴奋的事就是一早醒来用手机查看我的电邮邮箱。




问题就来了,能够坚持这么久,无非是我把希望都投注在 JPA PILN (Program Ijazah Luar Negara)上,却漏掉了 2014 的字眼。
没有奖学金我是哪里都去不成的。
再看看自己所报读的,都是没有什么商业好处的,在申请大公司所提供的奖学金也是碰了很多钉子。
目前的情况,就是我在网上到处逛看下还有什么奖学金可以申请的,再来写信一封封寄去给那些大公司试试看。爸妈都说不可能,但这跟当初很多人说 Matriks 很难拿到国外大学的入学书多么不可能,原理是一样的。



好啦,吵也吵够了。
可能,世界上不能实现的梦有好多好多吧。
可能,时间还没到吧。


谢谢你们听我废话,我又有些许的勇气继续走下去了 :)

Friday, December 28, 2012

今年我十八 2012记

最终还是回到这个地方了。
本来是没有打算再写什么“2012回忆录”了的,或许很忙,或许只是借口。
然后在偶然间看到了薇薇安在她的部落格里细数她中学生涯的最后一年,眼眶忽然很湿很 湿,想起了以前的很多事。以后,难不成因为自己一时的情绪而悔恨当初怎么就没写下自己的十八。



一直都很喜欢十八这个数字。
饶雪漫对十七情有独钟,觉得这是青春最盛放的时刻。而我当时却一直不明白,十七背后说着的,到底是什么。十七于我,就是高中时期的一个小结束,顶多也是意味着我要离开穿校服的日子,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人,我很乐观的觉得,未来是美好的。
于是我踮着脚尖,瞻仰远方的一切,说,嘿十八我来了。

然而,我真正离开的,又岂是白色校鞋这么简单而已。




自小就有想打工的愿望,虽然不是很浓烈,但还是有暗暗向往跟上课不一样的生活。
学校假期的时候,朋友都会打工赚外快,而这次终于轮到我了 :)
我在朋友介绍下开始了当 unifi promoter 一天工作超过十个小时的苦人差。
老板们待我很不错,除了每天载送都由他们来之外,短短三个星期内就给我加薪,偶尔还会买冰淇凌送我。
同事们基本上都不算是真正的同事,大家都在暗地里竞争着,有些甚至不择手段。除了有晖卫可欣sarah sean 这几个同班多年的同学,其余的,都不可信。
工作上遇到的人很多,不愉快的、惊吓的、开心的,都跟我原本所看到的世界反差很大。
这一次,我学会了不去全权相信,即使是自己亲眼看见的或是听见的。




朋友们都有了各自的方向,开始上课的上课,其余的便像我一样悠悠荡荡,说是好听的自由,其实茫然才是背后的故事。
拿到了成绩后,便展开了发疯似的“申请奖学金”生涯。是啊,是明白家里的状况,但想出国念书的想法还是有的。
想了很多个晚上,决定不要继续读理科了,很想读商科。
很多人说,你这样的天分很浪费啦不念理科。几乎全部的面试官都这么问我。我呵呵笑着,说,I can't fight against my interest。
上天保佑,成功拿到了好几份奖学金,其中有我真的很想念的科系。
我,却放弃了。
当时面试时的信心,像一盆洒在烈日下的水,没了。
I can't fight against my interest, but reality can.





得到了 Matrikulasi 的学位其实我并没有很快乐。可以说我自命不凡,我自认我有机会出国念书的。所以啊,假设政府没有改变中六的教育政策的话,我想我还是会报读所谓“全世界第二难可考的 Pre-U Programme”——STPM 。
最终还是被周围的人说服了,或许,我还是该给理科一次机会。
然后就在父母弟弟的陪同下来到了远在家里七百多公里以外吉打州念书。

在Matrikulasi 制度下的求学生涯可以说是,我至今仍难以适应的生活。
第一个星期我每天晚上都哭,很想家。
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也会有这么一天,我一直都觉得自己很独立的。
以前常离家参加生活营都没有过这样的感触。

这里的上课时间很长,每天八点到四点五点不等。
课程也很赶,尾随的还有一大堆的实验报告、功课得做。
每天都是最早以一两点才能睡,第二天一早就像行尸走肉这样活着。
成绩要保持在4.0 ,又称 four flat,即全A,是这里的唯一生存目标。
还有要无时无刻在学院活跃参与活动,拼个课外活动分,才能考上如意的科系和大学。我们都知道,身为这里的少少数,你不只是要变强,你还得成为强中的强者。





这里也有着很多不同的人,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背景。
从一开始的不相识,我们成群结伴一起吃饭,不分你我地吃喝玩乐,随兴往这儿跑去那里玩,惹得大家眼红。就连亲戚都在怀疑我所形容的“压力读书生活”到底有几分真,哈哈。



很感恩能遇上他们,真的。
虽然,有些人来了,有些人停下了脚步,有些人走散了。
真希望多心敏感的一直都是自己,也许。
不管到最后大家变成了个什么样子,就像我跟阿布说的,我只要大家开心 :)








还有想说,虽然从面子书那里的照片看来我真的很喜欢我现在的生活,其实也不全是。
我常常跟婉佩提起我在家乡的旧事,管乐团,姐妹,家人。

管乐团,我曾经答应过你们一定会出席你们的演奏会,好歹这也是我第一年当上校友,以alumni 的身份出现在校园里。可我失约了,谢谢吉打,我哭了一个晚上。可欣有打了通电话给我听你们的声音,教练们在演奏会结束后都有给我打电话说你们的事,同伴对我的想念也丝毫不减,我真的很爱你们,很爱很爱。

可欣。慧怡。筱丝。文意。明真。彗琦。
都有各自的圈子了,见的人不再一样,我曾经担心过我们的这段友谊会跟我的过去一样不堪。可我很幸福很幸福地说,很庆幸我们还在一起。久久的一通电话一封信息总让我开心很久,你们就是有这种魔力 :)



家人。
每一通电话我都会望着挂断的手机好一下回不过神来,爸爸妈妈以前都很少跟我说 i love you,不过每次结束话题之前,爸妈一定会跟我说。每次回家更是格外珍惜,还被当公主来疼。距离,也是种魔力。
这是我默默想念你们的方式,唱着歌想你,想你们。




好一篇长气的回忆录。哈。
没关系,我以后一定会嘲笑这个时候的自己的,哈哈。


Wednesday, August 22, 2012

天黑黑

#2010.byhuiwen.


—— 每次听着旧歌,就会想起从前从前的事情,和老去的时光。



终于回家了,匆匆匆匆,又是时候回到那个鸟不生蛋的地方,呼吸原以为已经熟悉了的空气,才发现没有。
坦白说那个地方其实也没有太糟糕,除了一些比较不让人理解的无谓规矩外,除了繁忙的课业外,除了没有值得多看一眼的帅哥外,在那里读书其实也挺好的。
拍拍胸口,我真的非常幸运,在那里遇到了一群很要很要好的朋友们,感恩 :)




不过朋友所带来的再多再多欢愉也好,家里给的感觉怎么说都是无可取代的。
即使呆在家里偶尔会受到爸爸忽而其来的责骂,偶尔被妈妈叨念几句,啊你的房间乱到什么个样,偶尔跟弟弟斗嘴,那种感觉是无可取代的。
以前都很喜欢赖在家里的日子,离开家后更发现自己是个恋家到病态的孩子。
回到家后受到万般宠爱,妈妈最常说的话变成了,啊啊想喝什么吃什么啊。
我脸上嘻嘻笑着说“什么都可以”的时候,其实妈妈可能不知道,我心里窝心地想哭。
每一次都是这样。




回到家后不泛跟多多人一起吃饭,亲戚朋友,都有。
该见的想见的,大部分都见了,可见了以后感觉又还想再见,然后又见第二次,然后分开后又觉得好像还见不够,恶性循环。
至于想见却见不着的,我们等下次吧。
等时间等缘分。大约估计,明年农历新年吧,大约五个月多半年这样。
没关系,真有心的话一定见得成 :)




爸爸最近性子变差了,记忆力不好了,应了一句话后十分中内他会嘴硬说他没听到。身体状况也没好上许多,还是容易累,听弟弟说偶尔还是会紧捉着胸口说疼。
一直都没机会跟爸爸独处,真的有那么短暂的时刻的时候,就是在爸爸发脾气的时候,我没敢惹他。
就,晚上抱着枕头面着墙壁,听弟弟说家里的事,我自己默默哽咽。

妈妈二话不说只要我有在家里吃饭,对我说要求的饭菜几乎有求必应,甚至在早上五点从温暖的被窝中爬起来给我熬粥做早餐。
每次吃着家里的味道我几乎不再去想会不会变胖的问题,真的觉得,能吃妈妈的饭菜,变胖是福气。
看到妈妈为我忙上忙下会为她感到心疼,我幸福的为妈妈心疼着,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吃饭间中把头抬起来对妈妈傻笑,然后妈妈也笑,然后我们就一起开心。

我的傻瓜弟弟其实没有不爱读书,只是少了个愿意陪他读书的姐姐在家。
我们花了好几个晚上聊天到睡着,几乎什么都说,感觉很难形容地好。
我不会忘记,在我回到家的那个夜晚,弟弟忍着睡意,留了自己晚餐的那碗汤和一碗给我,在家里乖乖等我回家,只因为我说过,我不喜欢一个人吃饭,感觉很孤单。

婆婆也在第二天一早给我煲了菊花茶,间中塞了些钱给我买糖果。
阿姨二舅对我的疼爱我也是感动到滚滚的水在心里眼里翻腾,其实在和他们各别道别后我都有在车上哭,没有人知道。
在我离开家的短短两个月内,自觉自己长大了许多,而其他人也在不自觉中老了许多。
偶尔都有在想,如果当初没有作出这离开家到外地读书选择,乖乖在附近念中六,我会不会快乐些?




呵呵,开始胡思乱想就代表是时候去睡了。
去了趟书展,买了套叫做《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的书,桐华。
感觉自己已经踏在青春的尾巴上了,是时候把拳头握紧些了,看下能否捉得住最后的什么。




又是再见,sayonara :)

Thursday, May 17, 2012

After so long

嘿嘿,终于又回来了。却又是时候离开了。
前阵子说是因为打工忙,所以暂时忽略了这个地方,久了,那种遗忘就变成了一种习惯。
申请奖学金忙到糊里糊涂的,一连的面试也从刚开始的紧张变成了后来的从容,爸爸说我是『老鸟』级了 hoho :P
总的来说,从中学到了很多,也更深刻的认识了自己一番,得到的成果也很丰收一下 :)



好吧,就说决定了的事。
在这个月的27日我正式前往吉打州开始我的越州读书计划咯。Kolej Matrikulasi Kedah 我来了呵呵。
坦白说,这个决定不是首选,要离开家不是问题,只是唉,有些时候这些事情有点难说。
我偶尔还是会想起我早前放弃掉的奖学金,不过很快的又会被自己的巴掌打醒,面对现实吧傻瓜 :)



要离开家。
换作是以前的自己,我想我应该会挺向往的,毕竟换个环境呼吸感觉应该不错。
可是啊,人总是很奇怪的,又或者只有我一个,脑子里跳跃着的总是一种叫做『矛盾』的因子。
三个月才能回家一次的感觉,很怪啊。生活营最长也只不过六天而已。我会很想念我的床,和妈妈的汤 :/



最近天气很热,距离离开家的日子一步步接近,我偶尔有种错觉自己跟现实越来越远。
我想远离原本很熟悉的一群人,因为我无法想象会忽然没有他们的一天。
不过心里总有把声音,说,随遇而安吧。
每天都在跟自己吵架,然后对家人发脾气,发完脾气后喝着妈妈煮的汤,吃我喜欢的家庭菜,我会难过到想打自己。
女人啊 :P



好吧,说回会在那里过的日子。基本上就是友族同胞会很多很多,天气很热到人会疯掉(所以我索性把头发给剪短了),没有每五分钟就看面子书一次,没有睡到中午十二点还在赖床哈哈。
也得把轴心放回在读书上了,从一开始的想读的商科、变到法律、再到药剂,我现在的新志愿是做书虫,然后快乐到死掉 :)



At Bali. #byhuiwen.

通往理想的路可能很窄,可头顶上的天空会为你放晴 :)




Tuesday, April 24, 2012

不说




每一步总是走得战战兢兢,心里其实很害怕可是她嘴里从来都不说,因为说了也没能解决现状,所以干脆省下一个可以看不起自己的机会。
她喜欢听别人说她也只不过是个倔犟的孩子,感觉原来世界上还有人懂她,知道当她说没关系的时候其实心里正在难过得想哭。
不过她从来都不会去承认,自己骨子里仍是个孩子。
她说,做作与闹别扭从来就不是她的戏。



然后,夜深了,她喜欢一个人呆在网上东碰碰西碰碰,多累了就是不睡。
也许,这就是在她仅有的认知当中,那短暂的临晨时分,便是她唯一一个可以做自己生命主宰者的小时刻。
她会随着喜欢的曲子哼着,一遍又一遍的,弟弟问她为什么,她说




因为没人能说。



—— 反正,也不过是女人的情绪病发作而已嘛。